此博客仅为记录之用,所有文章全文转载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aegeansee(#)gmail.com处理。

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

你想成为什么人,就成为什么人

心理暗示训练是利用言语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,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。有研究表明,自我暗示能提高动作的稳定性,并能增加成功率,也有运动员通过自我暗示控制紧经情绪,增强意志和提高自信心。

自我暗示的原则:
(1)自我暗示语是直接、肯定的,而不是间接、否定的;
(2)随意性暗示比命令性暗示更能让人执行。暗示中如果用到"你可以"等词,是随意性的。"你必须"是命令性的;
(3)要让暗示起作用,反复重复是主要法则;
(4)必须留出时间,让自己能够接受并执行暗示。暗示必须用最近将来时,如"我马上就要",而不是眼下这一刻;
(5)自我暗示语可以说出来,如果加上视觉形象,效果更佳。

运动员进行心理暗示训练的程序是什么?
(1)确定关键比赛中常出现的消极想法,如倒霉,怎么又是这个裁判;
(2)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想法;
(3)以积极的指导语取代消极想法,如裁判无法改变,关键在我自己;
(4)不断重复相应的句子,如:还有机会,拼搏到底;

关键时刻或危机关头,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激励方法很有效。暗示是用含蓄、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,从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,使他的思想、行为与自己的意愿相符合。暗示分为他人暗示、自我暗示、行为暗示、环境暗示、言语暗示等。从作用上讲,有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之分。如孩子上床睡觉前,母亲关照他:"玩了一天,当心尿床。"果然被母亲说中了。这属于消极的言语暗示。有个人特别怕下水井的盖子,生怕掉下去。后来心理指导者让他在接近井盖时用"男子汉区区井盖何以害怕!"的话语鼓励自己,然后站在井盖上讲十遍,跳十次,结果这种紧张消失了。这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。

  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很大,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。二战前苏联一位天才的演员N?H?毕甫佐夫,平时老是口吃,但是当他演出时克服了这个缺陷。所用的办法就是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,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讲话和做动作的不是他,而完全是另一个人―剧中的角色,这个人是不口吃的。

 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,一个人可以突然变得耳聋眼瞎。这种视力的丧失不是因为视神经受损,而仅仅是由于大脑管理视觉的那个区域的机能受到扰乱。这种病人的治疗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。

  当我们要参加某种活动前或面临竞争之时,注意不要受到消极的环境暗示,言语暗示和他人的行为暗示,而应适当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产生勇气,产生自信,争取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。"生活是一面镜子,你对它笑,它就对你笑;你对它哭,它也对你哭",其实成功也是这样的,记得一副对联是这样说的,说你行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不行就不行,行也不行.

你想成为什么人,就成为什么人

没有评论: